您的當前位置:動態資訊 > 老字號故事 >

    走近老字號之十九 徽幫裁縫:傳承傳統服飾文化 傳播傳統手工藝術

    創始人時間:2022-03-30 10:59:33點擊:0

         徽幫裁縫第一代創始人王允茂,系徽州績溪人氏,出生于光緒二十年,即公元1895年;17歲時拜師上海“祥昌號”洋服店,在店內當學徒,王允茂為人聰慧,做事認真仔細,深得大師傅歡喜,兩年不到的光景,便藝成出師,成為“祥昌號”正式的裁縫師傅。

    服飾,行走的藝術穿在身上的文化

        1920年,王允茂與同鄉好友、徽州儒商胡學仁在上海茂名路合股開辦“徽幫裁縫店”,專門為當時的洋行買辦、社會名流、高級職員提供高端服裝量身定制服務。其出色的技藝,使得“徽幫裁縫”生意日漸紅火,也因此吸引了眾多達官貴人、政界名人前來定制衣服,其中有當時的安徽同鄉胡適、梨園名角小玲瓏、合肥才女張愛玲、合肥張氏四姐妹等,一時盛況空前,并先后在上海、蘇州、南京、揚州、安慶等地開設多家分店。

    前輩的織布機,彰顯的不只是一個時代

    前輩的刮漿刀,確保衣服面料挺括不變形

    前輩的尺子剪刀,從量體裁衣開始

    前輩的熨斗,整燙的不僅是衣服

        抗戰爆發后,時局動蕩,王允茂于1942年攜家眷回到安徽老家,來到王夫人出生地合肥,1951年重新開業,繼續經營“徽幫裁縫店”。其間,潛心挖掘和整理手工盤扣、手工徽繡等徽派傳統制作工藝,結合自己獨創的“四工、六針、九法、十六訣”將徽派旗袍手工縫制技法帶到一個新的高度。

    徽州孩童圍脖,體現著徽州的歷史文化傳說

    前輩的畫稿,留下了不懈的追求

    服飾創作,是推陳是出新

        第二代傳人王習同,受父親王允茂親傳手工裁縫技藝,協助打理“徽幫裁縫店”。第三代傳人王俊,自小受爺爺王允茂、父親王習同言傳身教,堅持將徽州文化作為企業發展的源泉和動力,將先輩的傳統技藝與新時代元素相融合,不斷創新發展,立志給顧客帶來獨一無二的定制服務和沁入心扉的文化享受,實現服裝與文化的雙重定制,為讓“徽幫裁縫”成為“穿在身上的文化”而努力。目前,在王俊經營下,“徽幫裁縫”百年以來,秉承第一代創始人王允茂獨創的手工縫制技法,其手工盤扣、手工徽繡、手工縫制,工藝精湛,獨成一派。 

    制版,制作服飾的前提

    手工撬邊,一針一線有溫情

    手工盤扣,慢工出細活

    手工釘珠,畫龍點睛的功效

    樣品展示,琳瑯滿目

    主打旗袍,亦有男裝

       作為中國高端定制服裝民族品牌,雖歷經三代,但始終堅持原創設計、量體裁衣、單人單版、手工縫制,以旗袍、嫁衣、喜服等男女中式禮服為基礎,堅守傳承傳統服飾文化,傳播傳統手工技藝,鑄就“徽幫裁縫”百年基業。徽幫裁縫的每一件服飾都是獨一無二的精品,并且款式設計上具有濃厚的徽文化元素,以質量支撐品牌提升,并把原創設計作為品牌核心價值。

    著名商標,是對企業品牌價值的認可

    成長,比成熟更重要

    人才,始終是第一生產力

    市場競爭力,永遠是企業的生命力

    為同行盡義務,是責任是心愿

       “徽幫裁縫”積極傳播傳統手工藝術,與安徽多所高校紡織服裝設計專業達成教學協議,收徒教授縫制技法。不定期于店內開設傳統手工制作講座,邀請各界傳統文化傳承人共同探討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。 

    是黨員,就要做旗幟

        2014年7月,“徽幫裁縫”商標由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“合肥市知名商標”;2014年12月,“徽幫裁縫”商標由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“安徽省著名商標”;2016年8月,獲得G20峰會組委會頒發的G20中國旗袍秀冠軍獎;2018年12月,“徽幫裁縫”獲得合肥市非遺項目,2019年2月,“徽幫裁縫”被認定為蜀山區非遺保護單位,2021年12月,“徽幫裁縫技法”獲得安徽省非遺項目;2021年12月,“徽幫裁縫”選送作品《啟航—一大會議》獲得安徽省經信廳第十一屆徽工獎“金獎”。2022年2月被安徽省商務廳認定為“安徽老字號”……
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尚志市| 邛崃市| 旬邑县| 斗六市| 灵寿县| 洛阳市| 兴隆县| 永顺县| 恭城| 崇明县| 新平| 巍山| 和田市| 西盟| 丽江市| 房产| 铁岭市| 平遥县| 迁安市| 察隅县| 古浪县| 乐都县| 孟津县| 伊金霍洛旗| 遵义县| 滁州市| 印江| 铅山县| 中宁县| 原阳县| 泾源县| 永吉县| 白银市| 界首市| 泸西县| 阿克苏市| 通榆县| 松江区| 潮安县| 阳朔县| 安龙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