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當前位置:動態資訊 > 老字號故事 >

    走近老字號⑩ 金牛榮興大扁糖:老手藝百年傳承 新口味世代品嘗

    創始人時間:2022-01-21 11:11:09點擊:0

            廬江縣金牛古鎮始建于三國時期。當年曹操一隊兵馬曾駐扎在金牛山下,為加強軍事防御,曹操于山之南麓筑城,名為“安城”,并計劃將駐軍大本營逐漸轉移到此,后因種種原因終止。雖然“安城”未建成,但當年曹操兵馬駐扎時,軍紀嚴明,對百姓秋毫無犯。為感謝曹操治軍有方,當地鄉民用金牛山天然泉水和優質糯米,加上黑白芝麻、砂糖等做成飴糖,進獻曹操。此糖薄飴夾心,香甜可口,曹操品嘗后,大為贊賞。因其糖長五寸、寬二寸,呈扁平狀,遂賜名“大扁糖”。又因該糖所用原料均源于金牛山,故又名“金牛大扁糖”。

    老字號是身份,見證幾代人的奮斗歷程

    老字號是身份,見證幾代人的奮斗歷程

      今年56歲的徐昌俠為世代加工制作大扁糖的傳承人。1983年,他剛滿17歲,便開始跟隨父親徐榮興學制作大扁糖。由于他頭腦靈活又踏實肯干,很快便掌握了手藝,父親把作坊交給他打理經營。1989年,他把作坊改成“金牛鎮榮興食品廠”且辦了營業執照。他遵循古法,同時適度改良,內餡品種多樣,有多糖、無糖、微甜、生姜、核桃、玫瑰花、桂花等各種口味,滿足不同人群需求,頗受歡迎。

    自然形成的麥芽,更容易催化

    優質糯米,是優質糖分的來源

    熬糖稀,蒸發多余水份

      制作大扁糖一般都是在深秋農閑時開始,來年春耕前結束,每年只有5個月左右時間。

    糖稀冷卻,才能拉出來

    拉糖稀,為了更筋道

      多年來,徐昌俠一直堅持用傳統的手工制作大扁糖,用糖化方法熬糖稀,焙糖絲,制餡,甩糖飴和拽糖飴等等。

    備芯,不只是芝麻

    包芯前,可見“初心”

      大扁糖在原料的選用上十分考究,專用金牛山下的優質糯米、花生和芝麻,而餡料用的核桃、桂花、青桔等都是從山里定點收購。在制餡、焙糖絲、炒糖稀、甩糖稀、拽糖稀面粉等繁雜的工序中,其中幾道工序必須至少6人同步操作方能完成。

    封口,需要高溫

    拉條,是大扁糖的“幼苗”

    火刀切條,生產出半成品

      其制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環節就是甩糖飴和拽糖飴。甩糖飴很費力氣,把糖飴甩在特制的木架上,動作迅速而穩定,一抻一甩,循環往復。遠遠看著,條索狀的糖飴就像一條條面龍,不停地盤旋回繞在木柱上。把甩好的糖飴聚成團放在桌上,宛如澡盤大小,六個師傅一起擠壓揣打,排擠出糖飴里的氣泡。接著放入備好的餡料,其他人迅速把四邊撩起來,包成一個巨大的“糖餃子”。但要想把“糖餃子”變成手指狀的夾心糖條,還要經歷一場別開生面的拔河比賽——拽糖飴。兩個師傅手控大“糖餃子”兩端,穩妥牽拽,越拽越長。拽糖飴時需要用力均勻,不緩不急,以保證大扁糖餡料充足不走樣。最后再經過后續工序,大扁糖便制成了。

    抹氣,為了表面有水蒸氣

    上麻后,就是成品

    老字號本質,是產品是人品

    顧客盈門排隊,亦有寧靜瞬間

      2015年,徐昌俠注冊了“金牛榮興大扁糖”商標,2016年,“金牛榮興大扁糖”榮獲“最受歡迎的廬江特色名點”稱號,2018年4月被安徽省商務廳認定為“安徽省老字號”……

    葵花井,不只是傳說
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南雄市| 日喀则市| 惠安县| 福清市| 威信县| 太湖县| 通海县| 湘西| 明溪县| 丰顺县| 静宁县| 临猗县| 松滋市| 阳西县| 益阳市| 龙里县| 谢通门县| 新竹县| 镇巴县| 宜良县| 益阳市| 阳谷县| 四子王旗| 南漳县| 乌拉特前旗| 德江县| 东阿县| 晋城| 夹江县| 南漳县| 牙克石市| 随州市| 武强县| 卢氏县| 赞皇县| 江西省| 会泽县| 连山| 徐水县| 娄烦县| 广宗县|